编者按:本文为长岭资本投资投资副总裁梅松、北京大妈有话说创始人边长勇、爱风尚创始人林伟在「36氪Pro·WISE 沙龙」上的分享,经36氪编辑整理发布,有节选。
关于嘉宾
梅松,长岭资本投资副总裁,专注于消费与健康领域投资。之前,梅松就职于经纬中国,专注互联网及消费领域的投资,投资了包括饿了么、美味不用等、野兽派等头部企业。
边长勇,前财经调查记者,北京大妈有话说创始人。北京大妈有话说是国内较早的中老年互联网短视频,受众为50-70岁的城市活力老人,用户数量达到500万,年播放量10亿+。作为北京论语天下旗下以“北京大妈”为IP打造的短视频节目,如今已涵盖健康、辟谣、感悟、短网综等领域,致力成为拥有线上线下结合的会员服务体系的中国线上“老年电视台”。目前已获得知名投资人和VC机构两轮投资。
林伟,爱风尚创始人兼CEO。爱风尚从研发销售广场舞鞋起步,截至目前已经卖出超过 100 万双广场舞鞋,并和6万名广场舞领队建立联系,搭建起覆盖200万用户的中老年社交电商平台,今年开始尝试利用“直播+短视频”带货。
梅松:投资视角下的银发经济
从人口结构来看,我国的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在不断提升。之前我们大多数的创业、投资,都还是关心那些接受教育或正在工作的人,对退休之后人们生活状态的研究不够,这是现在值得我们去关注银发经济的一个原因。
我们在市场上看了很多产品和服务,第一,大家对老年市场的理解很宽泛,只看那些很老的老年人,其实在一些三四线、生活节奏慢的城市,很多人 45 岁就开始进入退休生活节奏,生活模式发生改变。但大家往往混为一谈,忽视了很多针对性的细分机会。第二是,大家谈到老年市场,主要还是看医疗和养老,关注消费、社交的少,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第三,市场上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都太少,比如做服装,老年人想要的面料、材质、花纹都不一样,但很少好品牌;再比如我们看到老年化妆品增速很快,老年人也会受社交媒体影响,这方面诉求在快速提升。第四,针对老年人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偏少,大家普遍觉得老年人不爱花钱、消费力弱、就喜欢低质低价产品,但其实现在 60、70 后年龄段的人,得到了改革开放大红利,需求升级很多,这也是现在市场供给缺失的。
创业者还是以年轻人为主,要去真正接触用户、了解老年市场特征,并不容易。且我们很难用互联网找到年轻人的方式去做,而要探索线下高效触达的商业模式,有时候可能传统的方式更奏效,不管是电视、报纸或者其他手段,一定要快速找到老年人。
边长勇:做拥有线下会员体系的线上“老年电视台”
中老年行业,既不乐观也不悲观。
如果去年来问我,答案可能是既不悲观也不乐观,我对行业的判断还是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乐观在于,我从 2015 年进来,能充分感受到行业的寒冷,大家总对标日本,日本老年经济的发达有一个基础,他们很多老人每月有相当于 2-3 万人民币的退休金,人群比较富裕。而且这个行业水很深,我有一个媒体同事当年做调查,后面理想改变了去做生意,做保健品不到一年纯赚了 4 个亿;还有一家电视购物公司,一年挣 70 多亿人民币。
但我也不悲观,大趋势是没问题的,人群巨大、刚需、手中有资产有钱。我们刚进入行业时,很快获得了庞大流量,2016、2017年,动辄就能做到几百万甚至上亿的流量;但来到 2017 年下半年,慢慢变难了,我们开始节约成本、慢慢探索。从今年开始,行业又明显变好,我们 80% 的用户都有线上支付经验,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所以我们又开始想获取更多用户,我们的发展是一个抛物线。
老年产业里比较核心的逻辑就两点:健康和寂寞。60 岁开始,人们离死亡更近、对健康的迫切程度与中年时完全不一样;退休以后,与社会的连接切断了很多,会特别寂寞。
大家总说孝心经济,这是不成立的,让孩子为父母花钱行不通。大家的支付意愿,第一给孩子,第二给配偶,第三给宠物,第四给父母,只有过年过节才会想起爸妈,所以只有礼品经济成立;真正做得好的养老院,也都是老人自己花钱。但大家也不要太相信经验,即便是我今天谈的这些经验,老年行业发展变化太快了。
从我们自己来说,第一个问题是老年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抖音上很多老年网红,都是年轻人在消费,但《北京大妈有话说》的消费者也是老年人。第二是不能像做电视节目那样做;第三是老年人看段视频的习惯很多都和年轻人的经验反着来,比如我们都觉得爸妈喜欢带孩子,其实现在的老人最烦带小孩,所以我们做二胎的节目也得考虑我们老年观众的需求。第四是,个体角度观察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的。第五是,一成不变更是错的。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做“拥有线下会员体系的线上‘老年电视台’”。这个目标怎么来的,首先我们行业里很多线下做的好的,但没有抓住老年人的线上流量,我们相信线上很重要,一定要做。第二是线上线下结合,做线下组织,并深入到社区中。
林伟:从广场舞出发,抓住“新中老年人群”
我们的人群都是从广场舞里来的,主力是 40-60 岁。我本身也是中国广场舞协会的会长,再之前我是长期从事销售行业的。
首先,广场舞人群非常庞大,国家曾经统计公布的数字有 1.2 亿。广场舞人群是“新中老年人群”的典型代表,特点是有钱、爱健康、爱传播。要和他们建立信任,爱风尚和双星一起研发了适合中国人足型的广场舞鞋,我们做的第一步是把广场舞鞋送给这些广场舞队长们。找到这些队长之后,纵向可以找到他们队伍里的 30 个人,横向也可以找到他们的朋友,目前我们已经找到了 400 万的舞队队长。
其实现在到广场上,唱歌的、跳舞的、扭秧歌的、走秀的、甩鞭子的,种类非常多,且参与人群的年龄也在往下走,很多生了二胎没地方带孩子的也回来广场上。所以我们往“新中老年人群”裂变的时候,核心抓到的其实是家庭主妇,她们也是整个家庭的流量担当,上管父母,下管孙子。
要服务好她们,一定要通人性,懂得他们的诉求。这一代中老年人,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但大多成长在红旗下,心中还是有组织的概念在,所以我们组建了广场舞协会,还在各地组建了分会,通过组织来把天然的社群管理利用起来。
掌握了人性,我们更多关心的是他们需要什么,所以在卖货上我们做“重分享、轻销售”。今年我们做了机场大活动,和中央电视台三频道一起举办了广场舞原创歌舞晚会,请了清华大学几位教授来给我们讲一堂广场舞大会,我们这一代新中老年人,对于上电视、听清华教授讲课,都是有很大憧憬的,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留住他们,让他们自发给我们做大量传播。
最早我们是从运动品切入的,打篮球可以有篮球鞋,为什么跳广场舞不能有一双好看漂亮舒适的鞋呢?后面我们慢慢做了服装、还有染发产品这样的生活用品,进入到中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想走的慢一些、稳一点。
我们不是做内容的,但产品就是我们的内容。要做产品,首先一定要人群定制化,广场舞鞋的需求以前没人满足,我们来做;第二要做功能化,人年纪大了、脚型会变化,穿平底皮鞋会很疼,但穿我们的鞋子爬山、走路、跳广场舞都不累。在运动休闲场景之后,我们还做了化妆品,正在和上海一个非常有名的机构联合研发。我们为小仙女们(我们特别强调,工作人员要称呼这些用户为小仙女,不能叫姐姐或者阿姨)定制专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化妆品。有了好的产品,我们的用户会介绍给朋友、发朋友圈,纵向和横向的裂变都会自然产生。
爱风尚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品牌,我们想为中老年人提供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今年我们做了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开了直播,每天上午 9-10 点直播。跳完舞了、有时间了,可以坐下来看直播。我们没有做 App,就是在微信内利用小程序“看点直播”进行直播,做 App 的成本太高了。我们今年 7 月开始播,两个月上了 8000 多个单品,选品整体走精品策略,也有不少厂家找我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