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知识星球里就直销和传销的历史延伸了一下被关小黑屋的未来集市。
于是很多有心搞电子商务的小伙伴就开始哭天抢地:“哎呀活不下去啦,社交电商没有未来啦…”
233333,其实社交电商非但不会“没有未来”,反而有可能是未来最站风口的行业。
你看着“条条大路被堵死”的究极原因,只是因为你不会社交电商的正确打开方式。
把这些“不踩雷”的社交电商整理一下,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门派。
社交玩法“四大门派”
No.1 拼购类:最为知名
自从拼多多崛起以后,基本原来拜马爸爸的电商们全部改拜了“黄大仙”。具体的膜拜做法就是玩“拼购”:
通过聚集2人以上的用户,以社交分享的方式组团,用户组团成功后可以以比单人购买时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
拼购的诀窍就在于利用顾客贪小便宜的心理。所以如果你是这个门派的忠实拥趸,那切记一定要拿到地板价。产品的质量无所谓,便宜就好。
这一大门派的佼佼者有拼多多、苏宁拼购、千聊等等,他们发家的历程都离不开一个玩意儿——微信。作为当今国内流量最大、最为集中的资源池,你玩拼购很难绕开腾讯系的微信QQ两座大山。
所以走这一派别的高手们,你们要么已经抱上了马爸爸的大腿(入股),要么就安安稳稳地走已经抱好大腿的SaaS(比如微盟),这样最是稳妥不过。
No.2 内容类:玩法最多
内容类里最出名的就是小红(黄)书,个人微商们走的大概率是这种路线:
以网红KOL的流量为入口,通过图文帖子、直播、短视频等丰富的形式,打造购物攻略、分享导购等与购物相关的内容社区吸引用户,用户在观看这些内容时可以直接在平台内或通过链接跳转到电商平台进行购买。
其中的佼佼者包括张大奕、薇娅和李佳琦等等等等。
走此派的高手,行至深处(流量富足)的时候,粉丝会主动把自己的使用感受再回馈给KOL形成社群闭环,更有甚者由KOL和粉丝的互动再打造出新的爆款。
可以说玩到最后,围绕着优质内容的制造者(KOL)会形成一个独立的粉丝小宇宙。至于借用哪个平台去互动,就看哪个平台出的钱多了。
而一般走内容的社交电商套路,无过于种草(晒单、分享、盘点、软植、福利、开箱etc.)、导流(直播、录播)、线下体验(Apple、各种夕阳红旅行团参观工厂etc.)三大类。
No.3 会员类:刀尖跳舞
其实这个我并不推荐,因为它真的很容易“踩过界”成为传销:
平台连接商家和个人,个人通过某些条件成为商家的代理,只负责销售。然后商家根据代理的反馈发货、售后服务等等。
这种模式的问题就在于,模式很容易走偏——当平台和商家越来越注重让代理更注重于“会员费”而非“销售”的时候,戴上银手铐、被关小黑屋也就是早晚的事儿了。
所以你要学会员制,没关系,但是一定要记得初心,不是说两级代理之内法无禁止(具体参考知识星球里我给到的法律法规条目),而是能不要“会员缴费”就别让准入门槛涉及金钱。
这一玩法里唯一走出来的是云集。但是虽然它在5月3日登录美国纳斯达克,伴随着它“是否传销”的言论却从未停止。
目前,云集也正在向内容类社交电商迅速转型。
No.4 社区类:资本新宠
其实我觉得社区类电商更适合叫“社群类”电商,因为它们最早是在微信群内直接购买、支付。
通过群内购买、支付,由“团长”统一采购,再由“团长”线下分发,一般采购的是生活日常消耗品,比如水果和生鲜。
这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个需要“联动”线上线下的带货模式。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电话采购时期的朝阳大妈。
老年人们通过一个“团长”负责采购,到货以后线下自行认领分发(怎么好像在拍某种港片)。
这种玩法看似落后,其实却是最近所有社交电商巨头们最最看好的“香饽饽”。因为它真真切切地完成了两个困扰传统电商和各种华尔街精英头疼无比的世纪难题:如何更好地融合线上下交互场景。
目前该玩法的全年行业规模才刚刚73.6亿,属于蓝海中的蓝海。
两点建议
No.1小程序永远比你想象的要更有用
根据 QuestMobile 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 2019 半年大报告》,2019 年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从 11.38 亿下滑至 11.36 亿。
而同期MAU(月活跃用户)超过100 万的微信小程序数量却有883个,同比增长 99.8%;MAU超过500万的微信小程序有180个,同比增长 35.3%。
逆向增长的小程序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当下国内流量的大趋势:他们会越来越向以微信、QQ为核心的腾讯系社交APP上聚拢。
所以当你不知道自己该从哪个平台做起的时候,选择公众号和小程序绝对没错。或者说,即便你走了其他的平台,依然不可能绕的过这两座大山,懂?
No.2 做好短视频
当你还觉得短视频APP有猫腻、“都是花钱砸出来”的时候,它已经疯狂迭代,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广告形式: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以来,短视频用户数取得了快速增长,从0.38亿增长到 2018 年的5.94亿;从各类业务移动互联网使用时长来看,短视频是增长最快的领域,从2017年的 2.0%增长到2018年的 8.8%, 是使用时长增长最明显的领域。
哪怕你不知道录个什么,拍拍视频总是没有什么坏处的。